8月10日下午,實習生第二場業務學習會在門診二樓會議室如期舉行,全院百余名實習生參會。特邀超聲醫學科副主任呂亞娟、磁共振室副主任醫師李濤和放射科主治醫師張玲進行授課。
01
超聲醫學科副主任呂亞娟
《常見急腹癥在超聲下的表現》
從超聲下常見急腹癥的表現引入,她將臨床病例和超聲圖像巧妙融合,詳細介紹了膽囊炎伴膽囊結石、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泌尿系結石和外傷引起的臟器損傷等疾病的特殊病理圖像。為了加深理解,進行了正常圖像與病理圖片的對比分析,從病例的典型性和臨床與考試中的應用進行了強化。作為唯一一個醫師與病人直接接觸的影像檢查,她特別強調在檢查過程中,一定要詳細的詢問病人的病史,養成良好的習慣。
由于授課內容注重臨床應用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同學們聽得認真,并不時低頭記著筆記。
02
磁共振室副主任醫師李濤:
《醫學影像基礎及常見影像閱片》
從核磁的適應癥和禁忌癥談起,就科室開展的常規業務給同學們進行普及。結合我院中西醫結合腦血管康復醫院的打造,重點介紹了核磁在頭顱和血管成像上的優勢。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家分析了常見病在核磁上進行診斷的過程,并配合生動的圖像給大家呈現了核磁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授課內容豐富,親和力強,在點燃同學們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引發了大家對磁共振成像技術的關注。
03
放射科主治醫師張玲
《醫學影像基礎及常見閱片》
以圖、文、視頻融合的方式,帶領實習同學一起進入奇妙的光影世界。從CR到DR再到CT,講解了不同影像診斷設備的成像原理和不同設備適應哪種檢查方式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結合臨床病例,將全身的骨骼、器官,血管用真實和色彩逼真的影像方式呈現出來,逐字逐句為大家詳細分析了常見的“同病異影、異病同影”的鑒別方法和實際應用,讓同學們認識了影像中常見的危急值。
生動形象的呈現,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讓大家對枯燥的影像知識和在臨床中的作用發揮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認識。最后她分享了自己的實習經歷,拉近了和同學們的距離?,F場掌聲熱烈,同學們熱情高漲。
04
整場會議氣氛熱烈,互動性強。臺上的授課人講得投入,臺下的學生聽得專注。會后,參會的實習生們說:“ 這場講座既有理論,又有實踐,還有現場體驗,很接地氣,讓我們受益匪淺?!?/p>